从1994年至今,安徽体育涌现了吴松录、李必金等一批世界冠军。然而,在奥运会项目上,皖籍运动员迟迟没有突破。4月15日,一个年仅20岁的女孩,终于将这一尴尬打破。她就是第十届跆拳道世锦赛51公斤以下级冠军———王莹。
初次亮相 嚎啕大哭
王莹身高臂长,14岁时身高已达到了1.70米。她的骨龄比实际年龄小3岁,更是在同龄运动员中少见。具备了出色的身体条件,并不一定能成为出色的运动员。1998年,安徽队带着刚刚入队的王莹到国家队打交流比赛。王莹一上场就被当时的全国冠军黄鹂以一个后旋腿重重地打在了头上,她当场休克了30秒,醒来后嚎啕大哭。找到差距的安徽跆拳道队卧薪尝胆,王莹也在辛勤的训练中默默成长。4年后的全国锦标赛上,王莹再次与黄鹂相遇。这次,王莹用高踹腿三次击中了对手的头部,成为47公斤级项目上新的霸主。
转变风格 逼出狠劲
王莹出生在宣城,是个典型的南方姑娘,聪慧、灵秀、外表看上去柔弱,你很难将她同功夫了得的跆拳道运动员联系起来。国家队的周仁志教练说这个姑娘心太善,刚开始练跆拳道时,不忍心去踢打别人,下手太轻,久而久之形成了“防守反击”的技术风格。而跆拳道项目鼓励积极进攻,其高对抗性也要求运动员在赛场上气势逼人、“好勇斗狠”。在国内比赛中战绩突出的王莹,要想在国际赛场上有所作为,必须转变风格,“狠”起来。去年冬训期间,教练组从精神、体能上给王莹加了压,并为她模拟了各种逆境。王莹说,那段日子很苦,自己经常是一边流泪,一边训练。风雨后终见彩虹,在本次世锦赛上,王莹的进攻成功率达到68%,教练组设计的几个高难度动作也成为得分的重要手段。
不骄不躁 从零开始
竞技体育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对于年仅20岁的王莹来说,世锦赛的冠军只是竞技生涯中的一道美丽风景,未来还有更多的精彩等着她创造。4月23日上午回到合肥,下午王莹就开始了训练,备战今年十月在南京举行的十运会。由于十运会跆拳道女子项目由8个压缩到了4个,其它几个级别的优秀选手也挤入到49公斤级中来,王莹夺冠的难度大大增大。对此,王莹没有想太多,她笑着说,教练会教我如何做的!
本报记者李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