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Penguin
编译 | 王允含
原文来源 | 企鹅兰登英国官网
时至今日,运动员施展才能的领域早已不限于赛场上,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容小觑。本文作者Matt Rogan所著"All to Play For"一书放眼英美运动员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的积极角色,探讨了体育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团结、更美好的可能性。从呼吁种族平等的橄榄球运动员科林·卡佩尼克,到疫情期间为弱势群体发声的足球运动员马库斯·拉什福德,再到坦言自身压力、呼唤包容的网球球星大阪直美,在这个刚刚结束的体育之夏,希望世界对我们的运动员更加郑重相待。
1966年,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为抗议越南战争,拒绝应征入伍;1年后,网球运动员比利·简·金(Billie Jean King)发起运动,要求职业运动员男女同酬;不久之后的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赛跑运动员汤米·史密斯和约翰·卡洛斯(Tommie Smith & John Carlos)在领奖台上举起拳头对“黑人权力”致敬,却遭受污名化。一时间,运动员们不止出现在体育版,更登上了头版头条。
1967年一场比赛中的阿里
(图源:Britannica)
史密斯和卡洛斯在颁奖仪式的抗议
史密斯在回忆录中写道他们致敬的不仅是黑人权力,还有普遍的人权
(图源:Getty Images)
这一切都是科技促进的结果。上世纪60年代,彩色电视成为一个普及平台,一些举世闻名的巨星抓住机会,开始勇敢分享体育之外的个人见解。
遗憾的是,当时的世界还未做好准备。阿里陆续被美国各州吊销拳击执照,个人护照也被剥夺,在事业黄金期无缘赛场;金尽管屡次夺冠,获得的奖金依旧少于同等男运动员;史密斯和卡洛斯被从奥运会遣返,蒙受羞辱。运动员们做好了改变的准备,然而整个西方社会却似乎没有。
比利·简·金(图源:Britannica)
之后的几十年仍未有多大改观。就在5年前,美国橄榄球运动员科林·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在比赛开始奏国歌时跪下,抗议全社会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和对有色人种的暴力,遭到唐纳德·特朗普的批评,和NFL(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雇主的排挤。
直到4年后才迎来转机。去年夏天,乔治·弗洛伊德的死亡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让卡佩尼克事件重回台前。卡佩尼克的赞助商耐克公司素来明察舆情变幻,选择支持运动员,没有站在NFL或美国总统那边。不仅如此,耐克的股价还迎来上涨,证明公众逐渐意识到,运动员可以在社会运动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去年8月中旬,NFL终于做出让步,联盟委员罗杰·古德尔说,“卡佩,要是当年我们愿意听你说就好了,你下跪是为了什么,你想让大家去关注什么。”
卡佩尼克的下跪姿态成为运动员的抗议标志
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图源:Time Magazine)
大西洋另一侧也出现诸多让步的声音。22岁的英格兰足球运动员马库斯·拉什福德(Marcus Rashford)要求在疫情期间为弱势儿童提供食品券,最终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被迫顺从;1个月后,英格兰板球运动员爱波妮·莱因福德-布伦特(Ebony Rainford-Brent)满怀激愤,呼吁板球领域的种族平等,获得大片支持。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向足球运动员们发起请求:“请做出贡献,接受减薪,发挥你的作用。”利物浦队队长乔丹·亨德森(Jordan Henderson)随即响应,发起一项基金,让英超球员捐赠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相关项目。2020年6月,曲棍球运动员达西·伯恩(Darcy Bourne)出现在美国大使馆外,手持标牌,上面大写字母油漆未干:“停止种族歧视还需要辩论?”短短几天内这张照片就疯狂传播,成为夏季抗议活动的标志,很多名人也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包括《时尚》英国版主编爱德华·恩宁弗和马丁·路德·金三世。
无论是体育,还是整个社会,都急需进行深刻的自我审视。
达西·伯恩的举牌抗议照片在推特疯转
(摄影师:Misan Harriman)
为什么是现在?
是什么让卡佩尼克的角色从社会弃儿,到受害者,再到英雄?为什么一夜之间,英格兰足球、板球、曲棍球和其他运动员纷纷成为社会变革的有力代表?
首先,2016年到2020年这4年间,一个新生代在默默成长,在政治方面从领悟到主动发声,其中就包含不少杰出体育明星。我长大的时代,模糊乐队(Blur)和绿洲乐队(Oasis)酗着酒,在流行唱片榜一路攀升;但这代英国年轻人看到的是说唱歌手Stormzy身穿米字旗防刀背心,在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作为头牌亮相。他们被迫生活在财政紧缩、脱欧和新冠病毒中,对老一代人感到失望,自然不乐意对其言听计从。5年前,拉什福德自己还挣扎在贫困线上;今天,卡佩尼克激励了他和很多运动员效仿下跪示威的动作,不止在英超内部,还影响了全世界。
Stormzy被誉为“撕裂舞台”的表演,在焰火中登场
(图源:BBC)
年轻一代在政治上立场强硬,精力充沛,60年前就已如此。然而,让他们遭到打击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在多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大众普遍对统治机构深信不疑。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度从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的77%,暴跌到2021年4月拜登总统的21%。
公关公司爱德曼(Edelman)认为,信任来源于相信个体或机构既有能力又有道德。该公司年刊"Trust Barometer"表明2020年,英国公众认为政府、媒体和非政府组织都缺乏能力。不仅如此,他们还觉得整个英国都不道德。这些数据显示,英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多疑的国家之一,整个国家出现的信任真空,就让运动员来满怀信心地填补。
Matt Rogan的新书放眼过去未来
探讨体育对人类团结的意义
可信度是关键。在温饱问题上,拉什福德比鲍里斯·约翰逊这辈子了解得都多,借助社交媒体,他得到用事实挑战权威的机会,凭借他在这方面的可靠性,以及坚实的逻辑,迫使政府改变立场。目前拉什福德的推特粉丝接近英国成年人口的10%,比首相多出100万。在英美主流社会,传统权力的堡垒摇摇欲坠,此时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中,一个既有信誉有有道德的选择对象横空出世,两者相结合,诞生了神奇的魔力。
足球运动员拉什福德已成为年轻一代的重要发声者
(图源:Gettys Images)
接下来会如何?
如今闸门大开,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今年夏天的体育盛会提供了一些线索。此前欧洲杯期间,C罗已经在媒体发布会上公开鼓励人们“多喝水,少喝可乐”,并将可乐瓶扫到一旁(糖税支持者狂喜,报纸却表示他们的目的是让可口可乐股价下跌)。
C罗在欧洲杯呼吁大家为了健康少喝可乐
(图源:Yahoo News Singapore)
然而肩负希望的运动员们也承担了风险。今年温布尔登网球赛女子单打中,重量级选手、23岁的日本球星大阪直美(Naomi Osaka)缺席,此前的法网她也称承受了“严重的抑郁”和社交焦虑而中途退赛。
这件事亮明了大众期望过高、求之心切会给运动员造成很大挑战。大阪直美年轻有名,身价不菲,却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监视下。令人担忧的是,大阪直美这次也只能从聚光灯下获得短暂喘息,她在七月底姗姗来迟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还要扮演关键角色。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然而并非所有运动员都有这个能力,尤其是持续不断地付出。
大阪直美点燃了本届东京奥运会圣火
却因混血身份和近期欠佳状态在日本引发一定争议
(图源:Stanislav Krasilnikov/Getty Images)
随着东京奥运会开幕,运动员和政治将一直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望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卸下社会活动家的身份,结果却不一定如其所愿。英国的奥运领导们显然觉悟更高:总管奥运会和残奥会比赛的萨莉·穆迪在我的新书采访中表示,“我们想要赢得比赛,是因为这能给我们一个平台,对社会造成积极的影响”。
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动荡和极端主义源自对领导者的不信任——英国和整个世界都亟需一剂道德、能力和信任的强心剂。为什么不让我们最优秀的年轻运动员们为此做出努力呢?
原标题:《运动员成为“运动家”的时代》